今夏以来,四川地区迎来了历史同期最高的极端温度、历史同期最少的降水量、历史同期最高的电力负荷三最叠加的严峻局面,电力系统面临着严峻考验。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四川发电装机1.19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占比78%,火电装机占比约15%,光伏、风电装机占比约6%。当水电受到影响,火电、生物质发电等其他发电形式火力全开,为严峻的用电格局雪中送炭。
8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走访了位于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的中节能(金堂)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堂中节能)。金堂中节能成立于2017年1月,是中国环境保护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归属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金堂中节能副总梅高兵告诉记者,为了应对高温极端天气对居民用电的影响,公司精细化管理全负荷运行,减少厂区用电,提高上网电量,全力保障数万户家庭用电。
而它也是万千保供电大军的一个缩影,站在绿色能源大方向的角度,绿色电力发电结构多元化也是应对举措。
金堂中节能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曾剑 摄
根据规划,金堂中节能引进先进设备和国外烟气处理技术,处理金堂县范围内生活垃圾。项目共配置两台400t/d炉排及一台18mw汽轮机,日处理垃圾规模约为800吨。其中汽轮机为中温中压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与记者想象中的发电厂高塔耸立、烟囱冒着白烟不同,金堂中节能的外观更像是一艘正在扬帆起航的帆船。工厂并没有高耸又庞大的冷却塔,而是只有一个数层楼高的小型烟囱。与隔壁的大型火电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厂区大门竖立着一块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电厂的环保指标。
金堂中节能厂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曾剑 摄
我们的烟囱排放的量很小,主要是水蒸气。金堂中节能副总裁梅高兵表示,无色无味,而且由环保执法机构全程监控。
梅高兵告诉记者,公司发电机组日常的发电产能为1.8万度/小时,由于高温极端天气的到来,公司精细化管理全负荷运行,使得产能达到1.86万度/小时,日发电一般在40~44万度,上网大约38~41万度电左右。假设一户家庭日均使用10度电,公司的上网电量大约能满足4万户家庭日常用电。虽然提升的总量并不算大,但也是公司为电力保供所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表示。
在内部管控上,公司响应政府相关号召,除了必要的设备空调外,办公室关闭不必要的照明,尽最大可能减少厂区自身用电,争取把更多的电力通过国家电网送出去。梅高兵说道。
金堂中节能综合部李姓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特殊时期,公司组织了60个人的保供队伍,除了20个维保人员外,其余40人四班两倒,全力保障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
由于环保发电运行区域同操作区被钢化玻璃等完全隔绝,记者在外部没有闻到异味,也没有热的感觉。但当有工人师傅打开通道进入内部时,可以明显感受到一股强大的热浪冲击出来。厂区顶部是阳光棚,太阳长时间照射下,设备区的温度可能达到50摄氏度甚至更高。上述李姓负责人表示,为了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公司专门准备了绿豆汤以及藿香正气液等。
梅高兵认为,目前公众对环保发电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很多人认为环保发电异味大,然后会产生二噁英等致癌物;但实际上,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解决;此类项目的运行费中有20%~30%的支付用于了环保投入,你进来了这么久,也没有在我们厂闻到任何异味吧?而且我们这个厂已经运行了两年,从来没有出过环保问题。
另一方面,投资大,发电量小似乎是阻碍环保发电项目发展的又一大难题。据梅高兵透露,金堂中节能的项目总投资为4.4亿元,只有1.8万度/小时的装机容量,如果将资金投向水电,可以投资10万度~15万度/小时的装机容量。
在梅高兵看来,环保发电项目的最大价值还是在于环保,环保是项目的底线和生命线;此类项目可以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让垃圾得到有效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置,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环境。他认为,虽然发电是环保发电项目的辅助功能,但其实发电量也尚可,可以作为电力供应的重要补充。
淮州新城内,成都唯一大型火电厂也连续一个月连轴转。
据新华社报道,国能成都金堂发电有限公司两台6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火力全开,日均发电量超过2700万千瓦时,持续满负荷运行保障电力供应。
巡检操作员李君明戴着黄色安全帽,身着蓝色工装,他正在检查发电机组的每个细节。
手动门那里有点儿滑丝。在一处点火控制电磁阀前,李君明发现一处出现温度异常。他临时处置后,马上向后端呼叫。
最近一段时间,李君明这类巡检操作员的工作压力不小。
高温就像火上浇油,一些户外设备温度接近承受上限。随时关注数值变化,要采取安装防晒网、冷却风扇等措施为设备退烧。
8月25日,国能成都金堂发电有限公司职工在生产厂区检测设备运转温度。 图片来源:新华社
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抽调的生产技术骨干外援之一,张承也投入到紧张的电力保供工作中。尽管上网电量这类参数能在集中控制室查看,但一些细微之处还是要靠人力深入现场进行检查。巡查小组每隔两个小时左右对室内室外设备进行一轮巡检,逐台记录数据参数,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受持续极端高温干旱影响,在水电大幅减发的情况下,四川省内67座火力发电厂迅速补位,当地火电占电力总装机约16%,贡献了装机量约1.5倍的发电出力。8月22日,四川火力发电厂发电1275万千瓦,占当日省内电网最大负荷约25%。
保供发电这一共同目标之下,水火不容也能变得相容。按照四川话讲,当水电遇到难啃的骨头,火电兄弟必须站出来,给它扎起。
往年夏季丰水期,火力发电厂基本以最低负荷运行,主要起调峰作用,发电占比一般不足10%。而今年夏季,四川各流域来水严重偏枯,多个水电站水库蓄水几乎消落至死水位,出现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
堆满存煤的燃煤堆场 图片来源:新华社
根据官方通报,全省电力保供面临历史同期最高的极端气温、历史同期最少的降水量、历史同期最高的电力负荷三最叠加的严峻局面。四川省用电需求最高负荷已跃升至6500万千瓦,同比增长25%。而四川水电来水较常年减少五成以上,保障成都等负荷中心用电的主力水库已达死水位,水电发电能力锐减,电力缺口大,电力供需严重失衡。
目前,四川天然来水电量由同期约9亿千瓦时下降至约4.4亿千瓦时,降幅超51%。因水电发电能力断崖式下降,造成全省供电支撑能力大幅下跌。一大型电网集团内部人士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截至2022年6月,四川发电装机1.19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占比78%,火电装机占比约15%,光伏、风电装机占比约6%。火电等其他发电形式火力全开,为严峻的用电格局雪中送炭。而作为主力军的水电,现在正是铆足了劲,保障供电。
大渡河干流投产水电机组就是当中一个缩影。
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在大渡河干流投产水电机组1133.8万千瓦,约占四川省水电统调装机的四分之一,是川内能源供应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据公司相关人士通过微信向记者介绍,今夏,四川地区降雨来水严重偏枯,7月至8月,大渡河流域天然来水异常偏枯,同比减少5成,是自1937年有水文资料记录以来的同期最枯,水电发电能力大幅下降。四川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社会用电量持续大幅攀升。
面对持续高温干旱、用电需求猛增的严峻形势,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所属水电站作为四川省主力电源点,优化水库运行,保障电力供应。8月以来调度流域瀑布沟、猴子岩两座调蓄性水库月消落11米、20米,通过拉库发电方式增加保供电量近8亿千瓦时,月度发电量达电网下达计划113%,累计对大渡河中下游梯级电站群逾千万千瓦水电机组进行水量补偿,增加了下游梯级电站的发电能力,为四川电网电力可靠供应提供坚强保障。
受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大渡河下游三江汇流处水位持续降低,部分河床裸露。 图片来源:新华社
截至目前,大渡河公司年累计发电量282.03亿千瓦时,在流域来水减少的情况下,发电量同比仅减少9.31亿千瓦时,最大限度保障了川内电力负荷需求。
实际上,无论水电还是其他发电方式,目前是满发尽发。据上述电网系统人士表示,现在充分挖掘各类电源发电潜力,保障电煤充足供应,保障气电、新能源满发尽发,科学精细调度水库,发挥每滴水的发电作用,度电必争。
另一方面,入川输送电力也在实现最大化利用。据记者了解到,早在20日,国家电网公司从北京、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等13个省(市)调集的50台应急发电车全部抵达成都。当前,所有电力入川输送通道已经实现最大化利用,每日省外支援四川电量超1.3亿千瓦时,全力保障四川地区居民用电。
极端高温导致的负荷激增叠加丰水期来水偏枯,这轮用电紧张有其特殊之处。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就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应对好川渝地区极端高温和干旱灾害,确保电力有序供应。坚持全国一盘棋,充分发挥大电网的平台优势,强化统一调度,全力缓解川渝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坚决有力落实有序用电方案,守住川渝地区民生用电和电网安全底线。
但中长期来看,需要考虑极端高温和干旱灾害性天气频率对供电的影响。
如果只是百年一遇,那么实际上能做的事情应该不是很多。任何相关投资都需要考虑收益,因此只能适度投资。然而,如果由于气候变暖,今后出现极端气候的概率增加,政府就有必要从电网建设和多元化电力结构入手,积极布局应对措施。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具体而言,一方面,近年四川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较快,稳居全国增速前列,且预计十四五期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四川水电占比很高,其他占比较低的电源难以在需要的时刻应对此类电力短缺。因此,提升其他电源比例和外输通道应该也是保障四川供电的重要措施。
其进一步表示,就全国而言,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未来将面临越来越不稳定的气候,另一方面,由于随着风电光伏比例提升,电源结构也将越来越不稳定。因此,未来将面临用越来越不稳定的电源去应对越来越不稳定的气候,电网智能化和电网建设将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稳定的关键。
2021年9月23日拍摄的正在泄洪的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文无关)
再者,站在绿色能源大方向的角度,绿色电力发电结构多元化也是应对举措,垃圾焚烧这类生物质发电也是政策鼓励对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政策层面,成都乃至四川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予以了长期的规划和支持。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成都市生活垃圾产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目前,成都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有1.9万吨,一天就可填满整个四川省体育馆。如何更高效环保地处理掉这些垃圾的确迫在眉睫。
今年5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印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其中提到,成都将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8月中旬,亚洲最大垃圾协同焚烧处置单体项目——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项目获成都市发改委核准批复。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天能够处理5100吨生活垃圾,所发近400万度电量能够供近100万户家庭日常使用。届时,加上成都已有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成都市生活垃圾焚烧率将达100%,可基本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标。
省级层面,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在5月份也印发《四川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规划(2022年修订)》(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目标,统筹规划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设施布局。
《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省将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68个,日处理能力达到6.3万吨,累计装机容量146.3万千瓦;到2030年,全省将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85个,日处理能力达到7.28万吨,累计装机容量166.55万千瓦。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曾剑 摄)
每日经济新闻
举报/反馈上一篇:无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的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