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18时30分,在浙江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集装箱船舶“新明州”轮靠岸后,工人们将船上两条6.6千伏电缆接入码头上的高压岸电箱,给船舶供电。
2023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13.24亿吨,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宁波供电公司配合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推进绿色低碳港口建设,双方在临港电网建设、港口电能替代、综合能效提升、能碳协同管理等方面开展合作,服务港口能源多元供给、综合利用和技术创新,持续提升港口电气化、低碳化、数智化水平,为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四大集装箱港区高压岸电全覆盖
2023年12月28日,宁波舟山港大榭港区集装箱码头高压岸电设施建成后首次成功接驳。至此,宁波舟山港四大集装箱港区实现高压岸电设施全覆盖。
截至目前,宁波供电公司在宁波舟山港累计建成投用13套高压岸电系统,覆盖北仑、穿山、梅山、大榭四大集装箱港区,涉及泊位24个,合计用电容量5.54万千伏安。
2015年年底,由宁波供电公司与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首套高压变频岸电系统投运。2016年5月,该系统首次接驳1万标准箱集装箱船,宁波舟山港的岸电由低压接入转为高压接入。
这套高压变频岸电系统能根据船舶接电设备的不同制式,提供6.6千伏/60赫兹或6千伏/50赫兹两种频率的电源,突破了单频供电的局限性。此外,宁波供电公司在国内首次将电能质量智能调节装置用于岸电系统,确保船舶安全,稳定接用岸电。
2023年8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地中海米歇尔卡佩里尼”轮用上了宁波舟山港的岸电,之后岸电系统为船舶持续供电61小时,供应电量11.62万千瓦时。这是宁波供电公司岸电系统自投用以来单船接电量首次突破10万千瓦时,也是截至目前浙江省岸电系统单次最大接电量。
2023年,宁波供电公司建设投用的高压岸电设施总计供电67次,累计供电量152.7万千瓦时。据测算,靠泊船舶使用高压岸电后,平均每个泊位每年可节省燃油300吨,减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约30吨。
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服务港口船舶
2023年11月15日,在象山县石浦港水上客运中心港口,一艘船缓缓靠岸。码头上,宁波供电公司员工操作岸基无线充电摇臂成功为轮船充上电。我国首套港口岸电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港口岸电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岸基无线供电系统解决了传统岸电接口功率级单一、设备防护难度大等问题,有效提高了岸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港口岸电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由装设在码头上的无线充电摇臂和安装在船舶上的接收装置组成。启动充电摇臂后,系统就能自动寻找并定位至附近船舶上的接收装置,完成电能“隔空传输”。同时,充电摇臂的输出功率可根据实际需要动态调整,满足不同功率船只的充电需求。
该系统在全国首次实现无线充电功率超100千瓦,传输距离达50厘米,无线充电环节最大效率可达94%,其无线充电摇臂设备创新性地采用了超大容量耦合线圈技术和高导热材料冷却技术,并通过优化线圈磁芯结构解决了电能传输过程中充电线圈散热问题。该系统还可以在水位变化时,同步调整岸侧能量发射机构位置,使无线充电装置始终保持最优能量传输水平。
风光储项目助力港区低碳发展
1月21日,宁波舟山港梅山低碳码头示范工程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首台6250千瓦风电机组并网发电。这标志着宁波供电公司打造的新型电力系统港区示范实践工程取得了关键性进展。
宁波舟山港梅山低碳码头示范工程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是浙江省首个港口分散式风电、光伏、储能、微网一体化示范项目。
该项目以“源端清洁化、终端电气化、调控智慧化、试点源网荷储全互动市场机制”为目标,建设5台6250千瓦风机,配套建设1720千峰瓦光伏发电项目、1000千瓦/2000千瓦时储能项目以及能源管理系统。同时,该项目通过风光储一体化融合提高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和消纳能力,形成稳定的智能微网系统,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将于6月底全容量并网发电,预计年清洁能源发电量5917万千瓦时,可为梅山港区年均节省能耗费用520万元,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6万吨。
目前,梅山港区已实现10个集装箱码头泊位高压、低压岸电设施全覆盖;设备电气化水平提升,225台大型装卸设备实现100%清洁用能,电动集卡164辆,电动化率达42%;全面完成绿色低碳照明建设,实现照明智能化控制。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的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