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安哈镇摆摆顶村的大箐梁子,平均海拔2500米,属于典型的微气象区。这一地区因冷空气和水汽的相互作用,容易导致输电线路结冰。为了保障电力传输的稳定,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在大箐梁子设置了电力观冰站,该站成为科技抗冰的前沿阵地。观冰站内,工器具整齐陈列,设施完备,为运维人员提供了一个高海拔、恶劣天气环境下的基地。
12月22日8时,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运维人员丁凯和胡江南在大箐梁子观冰站完成了覆冰观测工作。他们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通过测量模拟导线的覆冰厚度,及时准确地掌握了输电线路的冰情状况。自12月1日起,该公司西昌运维分部的人员就已经开始在这里常态化驻点工作。
大箐梁子观冰站不仅在一层设置了运维人员的生活区,而且在二层平台上安装了两条模拟导线,分别平行和垂直于线路走向。丁凯解释说:“线路覆冰情况多种多样,不仅仅是观察积雪厚度那么简单。模拟导线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导线的具体覆冰类型。”
大箐梁子的复杂气象条件导致输电线路可能出现多种覆冰情况,包括雨凇、雾凇、混合凇和湿雪等,其中混合凇最为常见。这种覆冰形式复杂,由两种以上的单一冰层重叠或混合而成,对导线的粘附力较强,振动时不易脱落。
针对线路覆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采取人工和可视化装置两种监测方式。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无人机巡检等传统巡检方法显得有限。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线路覆冰情况,公司在铁塔上安装了可视化装置及后台智能化系统,以便在运维指挥大厅中实时监控线路覆冰情况。
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西昌运维分部副主任欧平吉介绍说:“我们自2012年开始观冰工作,确定了凉山州境内易覆冰区段。在铁塔上安装了5300套可视化装置和100多套拉力监测装置,能够实时掌握线路覆冰情况。”
为了应对降雪天气,公司安排员工每日对覆冰重点监控区段进行冰情监测和信息报送。他们通过监测装置回传信息,综合对比分析数据,判断覆冰的发展趋势。在冬季,除了抗冰,防范山火也是一项紧要工作。在凉山,线路一侧可能有覆冰,而山头却可能存在山火隐患,增加了运维的复杂性。
四川是我国水电外送的重要地区,其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对西南及全国电力保供至关重要。目前,四川电网超高压、特高压线路长度已超过2万千米。
由于金沙江、雅砻江等河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凉山州水电可开发量占全国的15%、全省的57%。凉山电网是攀西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电不仅满足成都、川南负荷中心的需求,还需跨省、跨区外送至华中、华东等地。
500千伏月城变电站位于西昌市佑君镇,是攀西地区清洁能源输送通道及川藏联网工程的关键枢纽站。与±800千伏锦屏、建昌换流站相连,该站由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直接调度。站长付永贵介绍:“2012年12月,月城变电站直流融冰装置投运,至今已进行融冰160余次。”每年入冬前,运维人员会进行直流融冰演练和融冰装置升压试验,以确保冬季融冰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优化地区网架结构,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正在有序推进。月城ⅱ开关站于12月9日进入试运行阶段,这有望缓解月城变电站的运行压力,提高四川冬季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进一步增强攀西水电的外送和消纳能力。
上一篇:无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的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