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倩梅 杭州报道
近日,南财城市通、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净零碳城市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杭州在30个城市净零碳发展水平总排行中排名第四,较去年进步两名。
为评估中国重点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及其在不同维度表现出来的减碳潜力,《报告》构建了净零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从多个维度对30个样本城市的净零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从评价结果来看,杭州单位gdp碳排放、单位gdp能耗等核心指标表现优秀,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发电侧碳排放量、人均能源消费量等指标表现较为突出。《报告》分析指出,杭州排在全国第四,其碳排放指数和能源消费指数排名较为靠前,主要得益于杭州发电侧碳排放量低,其单位gdp碳排放量和单位gdp能耗也处于较低水平。
自2010年成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至今,杭州依托数字经济优势,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围绕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深入开展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和能效提升工作,碳排放强度在十三五期间明显下降,低碳转型已走在全国前列。
《报告》共设置了4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碳排放指数、能源结构指数、能源消费指数以及发展质量指数。其中,杭州在碳排放指数和能源消费指数这两个二级指标中排名较为靠前,在30个城市中均位列第六。与此同时,在发展质量指数这个二级指标中进入前十名。
根据《报告》,碳排放指数主要用于评价城市碳排放水平以及治理情况(碳排放指数越大,代表城市碳排放成绩越好),包括城市的发电侧、用电侧碳排放量;城市碳排放总量及强度的变化情况。
净零碳城市发展的核心,是寻找经济与低碳的共赢路径,而最直接的一个评价标准就是看城市的单位gdp碳排放量水平,即碳排放强度。在单位gdp碳排放量这个指标中,杭州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公开数据显示,十三五前四年,杭州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8.24%。
一般情况下,碳排放强度指标是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而下降的,其变化还取决于城市的产业结构变化、城市化进程与规模等。
近年来,杭州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三产占比不断提升,2021年占比约68%,尤其是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低碳高效产业的发展,助推了杭州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
此外,杭州正在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在持续壮大大数据、云计算、数字视觉等产业,提升数字经济硬实力的过程中,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推动其开展技术迭代,以此推动制造业的低碳转型。
例如,探索工业大脑 未来工厂模式,推动从消费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迭代;还可进一步推动企业上云,促使数字化向智能化的方向演进。
数字赋能下,杭州传统制造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质效显著提升。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杭州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015年以来最高增速,规上制造业对此贡献率达到95.4%。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4%,领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8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财经数据中心)
从数据来看,近年来杭州单位gdp碳排放量不断下降,2020年约为0.57万吨/亿元,实现了经济增长和节能减碳两不误。
根据《报告》,能源消费指数是指生产和生活所消耗的能源,主要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工业化进程等。单位gdp能耗,即能耗强度,主要用于比较不同地区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体现了地区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以能耗约束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和发展动能转换。
在30个样本城市中,杭州单位gdp能耗指数低于4.20,位居第四位。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杭州单位gdp能耗0.291吨标准煤/万元,能耗强度浙江省最低。
《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杭州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推进能耗双控任务,打出了联动组合拳,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比如,杭州对全市百千万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目标考核,对不合格企业责令整改;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完成了一系列等高耗能行业淘汰整治,为全市腾出用能空间等。
与此同时,杭州还在积极构建数智治理体系,以数字化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去年6月,杭州上线双碳地图,结合城市大脑平台,汇集各类碳排数据,通过多维度网格化碳效率快速计算,实现了全市县镇碳排放全景看、一网控。今年,杭州还将重点打造能源双碳数智平台应用场景,对全市2000多家工业、公共建筑、交通运输、数据中心等年能耗1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管理单位进行数智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30城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过去几年杭州在节能降耗、减少碳排放等方面表现突出,但在迈向净零碳城市的过程中,城市能源结构依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报告》显示,杭州虽然有水力发电这类清洁能源,但火力发电占比依然超过70%。
依据《报告》,未来杭州可以通过科学评估未来能源需求,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本地特色的低碳能源模式,开发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
此外,从国际先进经验来看,除了能源和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也是未来城市推动低碳转型的重点。
例如,交通领域是后工业化国家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也是欧洲各国关注的焦点。欧洲各国普遍通过采取tod(交通规划先行)规划理念、提高公交系统便利度和可达性、使用电动和沼气等低排放公交工具等途径减少区域交通领域碳排放。
当前杭州正不断加快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行绿色交通发展。据了解,截至去年3月,杭州市区现实现燃油公交车全面清零,进入全电时代,主城区纯电动公交车数量达到5000余辆。
未来,杭州应进一步深化绿色消费,有效开展绿色节能行动。如在优化公交系统和鼓励绿色出行方面,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和生态系统设计,鼓励使用电动等低排放公交工具;同时,大力发展共享经济,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在共享、共用绿色交通出行方面的有效落地,以此为基础倡导居民低碳出行。
当前,依托数字经济优势发展绿色产业已成为杭州推进低碳转型的一大重点。
不久前,杭州制定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为高质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明确了顶层制度设计。
上述意见提出,实施绿色产业发展计划,全力抢占绿色产业制高点,打造视觉智能、集成电路等九大标志性产业链,推动纤维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等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谋划布局碳捕捉和封存等未来产业。
实际上,杭州在上述产业领域已取得一定发展成效,为下一步低碳发展打下良好产业基础。
数据显示,2021年,杭州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36.2%。其中,人工智能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9%、21.9%和16.2%。
在圈定绿色产业发展重点的同时,上述意见也强调,着力提升碳达峰碳中和支撑能力,包括提升创新支撑能力,支持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提升数智支撑能力,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与碳达峰碳中和实践的融合创新等。
上述两个领域,杭州也已取得一定成绩。如在提升创新支撑能力方面,今年上半年,央企绿色发展双碳平台、全国首个双碳工业科技基地、全省首个电力能源碳中和技术示范基地等相继落户杭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杭州布局绿色产业计划的力度与决心进一步加强。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杭州明确了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未来五年,杭州不仅将加快构建1 n政策体系,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无序发展,抓好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还将加大可再生能源、能效、零碳、固碳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和产业投资,做强绿色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
在近期召开的杭州全市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推进会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绿色低碳产业更是被列为将重点打造的五大产业生态圈之一。
上述大会明确,杭州将围绕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低碳建设五大产业生态圈,着力打造视觉智能、集成电路、药品、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链。
这意味着,依托数字技术优势,向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网联等产业转型,已成为杭州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路径。这些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无疑将进一步加快杭州的产业结构优化,从而减少能源使用、碳排放等因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约束。在此基础上,杭州迈向净零碳城市的步伐将不断加快。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上一篇:无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的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