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时强调,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五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结出累累硕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粤港澳必将携手同心,持续推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五年来,从蓝图到现实,国际一流湾区加速“绽放”,不断描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南方电网公司积极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基本建成现代化湾区电网,构建世界一流的用电营商环境,为加快建设世界级的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贡献了强大力量。
在世界夜景卫星图上,粤港澳大湾区是灯光最璀璨的区域之一。
5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已成为宜居宜业、互联互通的活力之城、创新之城。如今,大湾区以不到全国1%的面积,创造出全国11%的经济总量。2023年大湾区经济总量预计超13.6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约1.98万亿元。
作为保障大湾区经济发展的能源电力央企,南方电网公司早在《规划纲要》发布不到一个月,即发布《南方电网公司关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点举措》,之后每年对此进行修编,制定相应重点工作计划,全力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如今,现代化湾区电网基本建成,清洁能源消纳比重超过60%,大湾区能源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大湾区内地9市年平均停电时间降至42.3分钟,达到世界主要湾区先进水平。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等获得突破,公司创造直流输电领域多项世界第一,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再回首,全面构建世界一流智能电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切实促进粤港澳电力企业互惠互利、做好电能替代和清洁替代……当初许下的诺言正一一兑现。
推动电源结构布局调整 用电更可靠更充裕
大湾区在100公里半径内集中了5个万亿级城市,已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等8个超万亿元级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5年来,大湾区人口从约7000万增长到超8600万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5家,比2018年增加5家;高新技术企业7.5万家,比2018年增加3万家。为经济如此繁荣的湾区提供持续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支撑工业、商业和居民生活的需求,南方电网公司给出了有力的回答。
5年间,大湾区内地9市全社会用电量从2019年4932.86亿千瓦时增至2023年5937亿千瓦时,占广东省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的70%左右。南方电网公司推动电源结构布局调整,以大湾区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为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城市群提供能源保障。
广东东莞沙田,某片不知名的鱼塘中“长”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南粤柔直背靠背换流站。5年间,共同成长起来的还有粤中换流站,2000余公里500千伏输电线路,它们和配套的输变电工程一起,构建出粤港澳大湾区500千伏外环网为支撑、珠三角内部东西之间柔性直流互联的主网架格局。
从此,长期影响广东电网运行的短路电流超标、交直流相互影响、大面积停电风险三大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广东电网东、西电力互济能力由400万千瓦提升到1000万千瓦,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供应能力提升80%。“粤港澳大湾区基本建成现代化湾区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办公室主任刘正超介绍。
5年来,广东累计消纳西南省份清洁能源近1万亿千瓦时,大湾区清洁能源消纳比重超过60%。昆柳龙直流工程、闽粤联网工程等一大批电网工程建成,其中,昆柳龙直流工程为大湾区增加800万千瓦的通道送电能力。至此,公司建成“八交十一直”19条5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西电东送大通道,其中18条落点广东,送电量中可再生能源占比超80%。为提升大湾区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公司大力推动抽水蓄能电站、新型储能电站等建设。5年来,梅州、阳江两座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大湾区抽水蓄能装机规模达到968万千瓦,接近全国抽水蓄能装机总量的1/5,2023年,大湾区抽水蓄能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00亿千瓦时。目前,肇庆浪江、惠州中洞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新型储能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最大新型储能电站宝塘储能站投产,截至2023年底,广东新型储能电站装机规模突破160万千瓦,同比增长125%。全国首个区域级虚拟电厂(广东广州、广东深圳、广西柳州三地)投入运行,深圳打造国内首个“电力充储放一张网”,广州实现固态储氢项目并网发电,大湾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
5年来,大湾区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业形态在加速形成。大湾区头部企业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快速成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逐渐成型。这对电力供应也提出更严苛的要求。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整体全口径用户平均停电时间42.3分钟,供电可靠性达到世界主要湾区先进水平。建成珠海横琴、深圳前海、深圳福田、广州南沙、广州中新知识城等国际顶尖的高可靠性供电示范区。扎实服务横琴、前海、南沙、河套重大平台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低压客户平均停电时间,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粤港澳三地合作紧密,电网互联互通。5年来,南方电网公司持续做好港澳电力供应。粤澳电力联网通道发展为“北、中、南”三通道,对澳门最大输电能力提升至170万千瓦。深圳供电局通过11回高压输电线路与香港联网,将大亚湾核电站近80%的发电量输送到香港,约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持续做好涉港澳线路运维,支持香港中华电力完成500千伏深圳站3号联变等重要输变电设备检修。今年将配合港方完成4回对港送电线路增容改造和深圳变电站改造升级,届时对香港最大送电能力将达到270万千瓦。
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用能更便捷更省心
2023年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对标国际一流水平,聚焦经营主体关切,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支撑。
卓越的公共服务一直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内在要求。南方电网公司在做好电力供应的基础上,配备完善的供电服务,满足大湾区建设中对电力企业服务品质的要求。
以高品质供电服务现代化产业发展,在大湾区内地9市实现“主动办、线上办、联席办、一次办业务”,客户办理常规业务一次都不跑。业扩报装精简到2—3个环节,试点推行工商业客户全口径低压供电新模式,200千伏安以下客户全面实行用电报装“零投资”,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入选中国营商环境评价“获得电力”标杆城市。
5年来,广州在“四联办”基础上实现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六联办”服务(联合报装、联合踏勘、联合验收、联合账单、联合缴费、联合过户),企业办理业务耗时有效压减75%。深圳实现“六免”(免证件、免申请、免审批、免投资、免跑动、免停电)办电服务。在珠海横琴,企业当天申请当天就能完成接火送电,“即插即用,电等人来”,真正实现企业接电环节“零成本”。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还意味着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在电力服务上,“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助力企业乐于在大湾区筑巢。
在深圳,完成2172个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消除转供电中间环节,实现直供电抄表至终端用户,每年可为客户节约用电成本超30亿元。2023年,将深圳市909个重大项目纳入线上服务管理平台,建立用电需求储备库,根据客户用电时序提供用电代办服务,无需客户提申请提资料,实现项目用电“免申即享”。
在横琴,公司以澳门客户视角出发,上线兼具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的客户服务平台。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澳门居民无需在内地办理银行卡绑定,仅需在网上银行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即可使用数字人民币异地缴纳电费。
5年来,大湾区一大批重大项目落地。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相继建成,大湾区市场主体、企业数量持续增加,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投资贸易项目859个,总金额超2.24万亿元。南方电网公司积极对接政府,做好配套电网建设,推动重大项目提前投产送电。
——在中山,中山供电局抓住中山市工业改造的机遇,利用更新规划、土地整合、道路改造等契机,打造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一张图”,政企联动保障低效园区改造精度。
——在惠州,2019年到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从400亿千瓦时跃增到500亿千瓦时,客户数从252万户增至338万户。惠州供电局通过政企数据共享等方式,主动上门挖掘企业用电用能需求,推动93个重大项目提前投产送电。
企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公司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在供应链领域,融资成本最低至0.2%,1000万元以下可线上秒批秒贷,“南网融e”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当天融资放款,为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架起互信桥梁。南网互联网公司通过“赫兹金融”服务对接多家银行,将数据征信和智能监管相结合,助力大型用电企业开立国内信用证缴费。
鼎和保险公司为进一步减轻客户预付电费压力,创新开发电费履约保证保险,用电企业花费少量成本,即可迅速完成电费担保。创新推出雇主责任险、“和顺盈”中小微企业专属保险等产品,护航深圳市基建工程和大型企业发展,为华侨城集团、深圳人才安居、深圳能源集团及盐田港等企业和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每年我们都根据《规划纲要》以及国家对大湾区出台的最新政策,滚动修编我们融入和服务大湾区发展的重点工作计划。各供电局在营商环境等举措上交流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公司‘优东提西强地带县’等战略规划发挥好大湾区辐射引领作用,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广东电网公司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办公室副主任高超说。
科技助力绿色转型,生活更低碳更美好
《规划纲要》提及创新139次,绿色27次。这也是南方电网公司融入和服务大湾区发展的关键词。
5年间,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面建设,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相继布局,“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抓牢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努力成为主要的创新策源地”成为上上下下的共识。
南方电网公司依托重大工程推进关键技术攻关。1月19日,南方电网公司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研发团队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该团队在昆柳龙直流工程、广东目标网架工程等项目中屡次实现柔性直流技术的突破,成功构建了我国自主的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体系。
新型储能正日益成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技术。公司积极布局新型储能产业,获批组建全国首个新型储能国家级创新中心。其中广东省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探索“一体多用,分时复用”的市场交易机制和运营模式的创新实证示范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56个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供应可靠的电力、创新科技应用之外,“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电网企业在大湾区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应该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提高能源效率,促进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助力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表示。
5年间,南方电网公司加快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建设,服务粤西、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集群有序接入、友好并网。目前,大湾区风、光、水、核、气等清洁能源装机超过720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67.8%,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率达99.85%。南方电网公司充分发挥电网企业绿色平台作用,助力大湾区绿色低碳转型。广东累计完成电能替代电量超过1300亿千瓦时,建成环珠三角城际快充网络,实现大湾区乡镇充电桩全覆盖,助力绿色出行。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绿电市场化交易,5年间,广东累计销售绿证205万张,支撑广东出口产值超百亿元,服务广东外向型经济发展。公司创新使用电力大数据等多种手段助力城市绿色低碳用能。5年间,公司建成广东能源经济数据平台、深圳建筑领域碳排放监测与管理系统、深圳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应用等。其中,广东能源经济数据平台覆盖能源产供储销全环节、4122个能源经济数据指标。“碳普惠”应用上线一年多,已有80.7万户家庭开通碳账户,累计减碳量约2.5万吨。
碧水蓝天人乐居,大湾区的意义,终究是由人来定义。
最初的大湾区不过是珠江与南海共同创造的一个区域。如今的大湾区早已超越于此。南方电网公司将继续做好能源供应这个核心角色,锻造核心功能,为大湾区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本报记者 刘杰 通讯员 许浩然 杨晶晶 金南汐 陈佳慧 王长伟
■ 特写
距离变小了 湾区更通达
深圳供电局保障深中通道实现“电联通”
鹏城冬日的暖阳,斜斜地照在深圳供电局重大项目供电服务专班成员洪镠锴的身上,影子在他身后拉得很长。站在深中通道的大桥上,洪镠锴长舒了一口气。第二天大桥就要通电了,后续桥上路灯照明、监控系统、通信及消防设施的用电就都有着落了。
一桥飞架东西,三地连为一体。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届时珠江东西两岸又多了一条跨海通道,深圳到中山通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到20分钟。
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全长约24公里,跨越了多座大桥、人工岛、立交等。桥的背后是电力的贯通,为确保不同功能用电独立稳定,得在沿线安装130台变压器。
看着亮灯后的深中大桥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海上,洪镠锴很感慨:“终于通电了,沟通协调了200多次,现场走访了100多次,撰写了汇报材料60多次,作为中央关注的重点项目,我们交上了圆满的答卷,一切都是值得的。”
采访过程中,洪镠锴一直两部手机不离手,他说:“协调最频繁的时候,一天打了100多通电话,手机号码都被系统标注为了骚扰电话,被运营商封号了。我怕被停机了,必须得带两部手机。”
电话协调只是日常沟通最频繁的一种方式,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洪镠锴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时刻关注现场情况,保证需求信息及时准确传递,问题及时暴露、及时解决。仅深中通道一个项目,他就推动召开了内外部协调会议22次,解决建设用地审批、线路改迁、高可靠性用电等30多项难题,一对一做好用电咨询和协调推进,确保了项目的按时交付。
在深中通道之前,珠江口已有4座跨江或跨海通道建成,从北向南依旧是: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现在珠江口还有5条跨江跨海通道正在建设之中,包括深中通道、黄茅海通道、狮子洋通道、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澳门轻轨横琴线。
粤港澳大湾区,越来越像一个“市”。在跨江跨海通道背后,“1小时生活圈”在大湾区已经初具雏形。
(朱婷婷)
上一篇:无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的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